科创筑梦,智启未来,广州增城区实验中学师生参与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科创夏令营
广州增城区实验中学 2025-07-30 10 1

7月11日至15日,广州增城区实验中学师生一行走进温州世外高级中学,参与由上海交大教育集团主办的科创夏令营。在这场为期五天的科技盛宴中,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顶尖学者与科创教育专家,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沉浸式课程,为同学们推开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、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的大门,点燃了青少年心中的创新火种。

名师领航,交大智库赋能科创教育

本次夏令营的师资阵容堪称"豪华天团”:四位主讲老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或上海交大教育集团,兼具学术权威性与教学实战经验。

黄宏成教授—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汽车研究所副所长、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,以《自动驾驶小车》课程带领学生探索未来交通。作为《传动技术》主编及上海汽车工程学会新能源汽车专委会主任,他以“车道线识别”为切入点,从传感器原理到深度学习模型,从数据采集到激光雷达应用,层层递进解析自动驾驶核心技术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课程尾声的“小车竟技比赛”中,学生们亲手调试的智能车在赛道上飞驰,理论瞬间化为触手可及的科技成果。

袁斌主任——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科创中心主任、理学硕士,以《Deepseek从入门到熟练》课程开启A1平民化时代。他创新采用“零代码”教学法,指导学生通过图形化界面构建AI智能体,让复杂的算法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。邱怡同学感慨:“原来AI不是遥不可及的黑科技,我们也能成为创造者!”

蔡赟博士—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工学博士,在《产品数字化设计》课程中搭建起虚拟与现实的桥梁。从3D建模到元宇宙项目实践,他引导学生用数字化工具重构产品生命周期,甚至模拟出未来工厂的运作场景。当同学们戴上VR设备“走进”自己设计的虚拟空间时,惊叹声此起彼伏。

郝天宇老师——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科创教师、电气工程专家,专注《人工智能开源硬件应用》。他以Arduino、mind+等开源平台为工具,通过案例式教学展示如何用硬件搭建智能系统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发现,一块小小的电路板竟能承载无限创意。

课程亮点,从知识输入到创新输出

夏令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,构建“学—做—创”闭环:
前沿性: 课程内容紧扣国家战略新兴产业,自动驾驶、AI大模型、元宇宙等主题直指未来科技方向;
实践性: 每门课程均配备实验环节,如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、AI智能体对话训练3D打印模型制作等,确保知识即时转化;
跨学科融合: 机械、电子、计算机、设计等多学科交叉,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。例如在硬件调试与赛道策略自动驾驶项目中,学生需同时掌握算法、硬件调试与赛道策略。

学生反馈: “以前觉得科创是‘学霸’的专利,但这里的老师用生活化的案例让我们明白科技就在身边。”邱怡婷同学展示了他用Deepseek设计的“校园安全巡逻机器人”方案,虽显稚嫩却充满想象力。

播撒科创种子,培育未来人才

对于广州增城区实验中学师生而言,这场夏令营不仅是知识的盛宴,更是一次视野的开拓。学校带队老师何老师表示:“在‘双减’背景下,我们急需优质资源弥补乡村科创教育短板。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提供的课程,让学生接触到顶尖高校的科研方法论,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至关重要。”

而夏令营的深层价值,在于构建了一个“高校—基础教育”协同育人的范本。上海交大教育集团通过输出学术资源与课程体系,助力中小学打造科创教育生态;增城实验中学等参与学校则以实践反馈推动课程迭代,形成良性循环。正如黄宏成教授所言:“我们培养的不是‘做题家’,而是能用科技解决真实问题的创新者。”

未来展望,让科创之光照亮更多角落

结营仪式上,学生们捧着证书与作品合影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。这场夏令营虽已落幕,但科技探索的征程才刚刚开始。上海交大教育集团计划将课程模块化,面向全国中小学开放;增城实验中学也拟设立“科创兴趣社”,持续孵化学生项目。

当自动驾驶小车冲过终点线,当AI智能体准确回答出第一个问题,当元宇宙空间亮起第一盏虚拟灯光——这些瞬间不仅记录着青少年的成长,更映射出中国科创教育的蓬勃生机。期待更多像增城实验中学这样的学校,能搭乘高校资源的“快车”,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、工程师、创新领袖!

上一篇
已经是第一条了
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“AI实战特训”开办,助力残疾人开启就业新篇章
下一篇